發表文章

#南市勞工局「職場ㄟ大小事」講座_邀您一起學會說話、為自己加分

圖片
 【2025/11/08 #大府城新聞網/攝影記者:林書齊/記者:黃美香/台南報導】 為落實黃偉哲市長的施政理念,打造臺南成為幸福宜居的「希望家園」,臺南市政府勞工局持續推動「職場ㄟ大小事,分享創造共好」系列講座,不僅協助市民充實職場技能,也陪伴大家追求身心成長與生活幸福。 今(8)日於南門勞工育樂中心舉辦的講座,特別邀請口才訓練知名講師王思文,以「懂得說話比做對事更加分」為題,帶領學員探索口語表達的深層世界。課程中,王老師透過實際練習,引導學員了解說話時常見的盲點,學習如何以更有效的方式進行表達,讓說話成為一種加分的能力,不僅改善人際關係,也讓生活與職場更加和諧融洽。 王思文老師擁有豐富的生命歷練與教學經驗,長期專注於口語表達、發音咬字、聲音運用、人際互動、肢體儀態與自我行銷等領域。她透過今日的課程,協助學員穩定聲音、調整台風,培養上台說話的自信;同時訓練表達的流暢度與臨場反應,並融入幽默與智慧應對技巧,讓溝通更具感染力,也在人際互動中留下深刻印象。 臺南市政府勞工局王鑫基局長表示,黃偉哲市長自上任以來,以「希望家園」作為城市願景,勞工局自108年起持續辦理「職場ㄟ大小事,分享創造共好」系列講座,課程內容多元豐富,協助勞工朋友精進職場軟實力,提升職涯發展與家庭幸福。 下一場講座將於12月6日(六)上午9時舉行,邀請合一特材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馬堅勇博士主講「材料也神奇──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更多資訊與報名方式請至勞工局網站查詢(報名網址:https://goo.gl/oQ88z4),歡迎市民踴躍參加。 #記者林書齊 #記者黃美香 #記者楊偉正 #記者林筱萍 #大北門新聞網 https://cgslin.blogspot.com/ #大府城新聞網 https://dnncgslin.blogspot.com/ #南瀛日報 http://nancgslin.blogspot.com/ #府城日報 https://cgs0968761901.blogspot.com/ #國際頻道_乾淨世界_大北門新聞網頻道_ https://www.ganjingworld.com/zh-TW/channel/1fe9bce9p45885gdo8ltOXMe81pb0c

#台南農村再生成果嘉年華登場_展現災後重生與農村活力

圖片
 【2025/11/08 #大府城新聞網/攝影記者:林書齊/記者:黃美香/台南報導】 台南市政府農業局今(8)日於後壁區菁寮老街舉辦「風起再生‧農聚台南」農村再生成果嘉年華,活動結合靜態展示、動態展演及農村市集,全面展現台南農村在丹娜絲颱風災後的復原成果與再生能量。 副市長葉澤山代表市長黃偉哲出席活動時表示,後壁區是台南市金牌農村的搖籃,從第一屆仕安、無米樂社區到第三屆頂長社區,皆榮獲農業部金牌農村獎項肯定。他提到今年經歷丹娜絲颱風侵襲,許多農村社區受創嚴重,但也在各界幫助下,展現出強大復原力與社區凝聚力,迅速重整家園、恢復農村風貌,展現了台南農村「遇風更生」的精神。 市長黃偉哲表示,台南市積極推動農村再生政策,並與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合作推進,今年榮獲「114年度直轄市、縣(市)政府推動社區農村再生績效考評計畫」農再卓越獎第一組第三名及甲等績優肯定,展現市府與農村攜手的努力成果。黃偉哲強調,農村再生不僅是硬體建設的提升,更是生活品質、社區文化與產業價值的全面進化,期盼未來持續讓台南農村更宜居、更具韌性。 農業局長李芳林指出,今年嘉年華整合了培根社區、農村再生社區、胡麻產業總體計畫及金牌農村推廣計畫,於具有代表性的菁寮老街盛大登場。現場設有超過52個攤位,包括42個農村社區、10家胡麻相關業者與在地金牌農村商家,展售各式農特產品與手作文創。活動以「好吃、好看、好玩」為主軸,內容涵蓋在地風味市集、免費DIY體驗、胡麻食農教育展覽及特色文化展演等,讓民眾在遊逛之餘深刻感受農村風土魅力。 現場活動熱鬧非凡,嘉苳社區帶來「內山姑娘要出嫁」藝陣演出、廚師料理秀及街頭藝人現場表演,為活動增添豐富的視覺與聽覺饗宴,吸引民眾熱情參與。 市府表示,「風起再生‧農聚台南」不僅是農村再生計畫的成果展現,更象徵台南農村在面對挑戰後的重生力量,展現農村永續發展與文化傳承的美好願景。 #記者林書齊 #記者黃美香 #記者楊偉正 #記者林筱萍 #大北門新聞網 https://cgslin.blogspot.com/ #大府城新聞網 https://dnncgslin.blogspot.com/ #南瀛日報 http://nancgslin.blogspot.com/ #府城日報 https://cgs0968761901.blogspot.com/ #國際頻道_乾淨世...

#風雨過後_希望猶在_#無肉市集人潮再相逢_#東璘運動城貼心登場

圖片
 【2025/11/08 #大府城新聞網/攝影記者:林書齊/記者:黃美香/台南報導】   臺南溪北地區在風災過後,地方團體齊心振興,於114年11月8日(星期六)17:00至20:00在東璘運動城舉辦「風雨過後_希望猶在_無肉市集人潮再相逢」活動。活動由台南市政府經發局指導,臺南市曾文溪運動協會主辦,並由麻豆農會及尤議員榮智服務處協辦,期望透過音樂、市集與環保理念的結合,為地方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本次活動以「無肉市集」為主題,呼應當代永續生活趨勢,倡導植物性飲食、環保設計與綠色消費。市集邀集蔬食攤商,共同打造兼具創意與人情味的在地盛會,攤位內容豐富多元,呈現臺南深厚的生活文化底蘊。   活動現場同時規劃「演出區」,邀請在地麻豆國小表演《童趣天鵝湖》,全國吉他冠軍吳勝揚帶來〈再出發〉等曲目,讓市集在樂聲中充滿希望與溫度。此外,還有曾文溪運動協會長期推廣的空手道表演,讓參與者在娛樂中學習希望與永續精神。   主辦單位表示,希望透過這場活動,不僅讓民眾重新走出戶外,感受社區的活力與溫度,更藉此重建災後的信心與凝聚力。活動強調「以人為本、以地為心」,期盼透過音樂、市集與環保理念的串連,讓臺南成為更具永續價值與文化厚度的城市。   「風雨過後,希望猶在・無肉市集人潮再相逢」吸引數百位民眾一同參與,在歡笑與音樂中,重拾生活的希望,共創溪北地區的新篇章。 #記者林書齊 #記者黃美香 #記者楊偉正 #記者林筱萍 #大北門新聞網 https://cgslin.blogspot.com/ #大府城新聞網 https://dnncgslin.blogspot.com/ #南瀛日報 http://nancgslin.blogspot.com/ #府城日報 https://cgs0968761901.blogspot.com/ #國際頻道_乾淨世界_大北門新聞網頻道_ https://www.ganjingworld.com/zh-TW/channel/1fe9bce9p45885gdo8ltOXMe81pb0c

孩童半夜發燒何處去?專業守護不中斷_家長安心的最佳後盾

圖片
 台南新樓醫院兒科急診全年不打烊 專業兒科醫師24H守護兒童健康           【#大府城新聞網/攝影記者:林書齊/記者:黃美香/台南報導】隨著醫療分級政策推動,「輕急症中心」陸續上路,旨在分流非重症病人,緩解大型醫院急診室的壅塞。然而,許多家長擔憂,輕急症中心在夜間或假日時段,未必有小兒科專科醫師駐診,若孩子半夜突發高燒或嚴重不適,恐面臨就醫的兩難。         台南新樓醫院醫務秘書暨急診室王志源主任提及,新樓急診團隊堅持全年365天、每天24小時,均有「小兒科專科醫師」在第一線親自看診,確保大台南地區的兒童無論何時都能獲得最即時且專業的醫療照護。兒童絕非縮小的成人,完整的醫療團隊照護是面對急症的關鍵。         台南新樓醫院兒科陳奕吟主任提到兒童的生理狀況、病程變化及藥物使用,均與成人截然不同,受過專業訓練的兒科醫師最適合來執行第一線的診斷和後續治療。 新樓醫院劉啓擧院長表示,兒童的病情變化可以非常快速,新樓醫院最大的優勢,在於我們擁有一支從急診到病房、再到重症加護的完整兒科團隊。孩童從踏入急診室開始,便由兒科醫師接手;若需住院,有兒童專屬病房;若病情危急,醫院設有小兒加護病房(PICU)與新生兒加護病房(NICU);甚至從出生那一刻起,嬰幼兒的團隊便開始無縫接軌的照顧。「這條『從急診、嬰兒室、病房、到加護病房』的完整照護鏈,是家長最安心的後盾。」         兒童六大急症警訊 應立即送醫,醫療分級是趨勢,但家長該如何判斷何時應直奔醫院兒科急診?新樓醫院蔡國聖部長提醒,兒童的表達能力有限,家長應密切觀察孩子的「精神與活動力」。若孩子出現以下六大急症警訊,應立即送至有兒科急診的醫院,切勿遲疑:  一、高燒不退:體溫高於 41C或發燒合併嚴重寒顫,或發燒超過48小時仍未緩解。  二、意識改變:嗜睡、精神萎靡、對外界刺激反應差、持續昏睡或異常躁動不安。  三、呼吸困難:呼吸急促、費力、鼻翼煽動、胸骨上凹陷,或嘴唇、指甲發紫。  四、抽搐(痙攣):全身或局部肢體出現不自主抽搐,尤其是首次發作。  五、嚴重吐瀉與脫水:持續性嘔吐...

統一集團千禧之愛基金會舉辦第二屆「青年社區健康服務競賽」

圖片
 國防公衛、靜宜食品營養、中臺科大護理同學勇奪分組第一 成為2025青年實健家 【#大北門新聞網/攝影記者:林書齊/記者:黃美香/台南報導】為鼓勵醫學及健康相關系所青年積極投身健康促進領域,以專業改變社區,由統一企業、統一超商共同捐助的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繼2023年第一屆,11月1日再度舉辦第二屆「青年社區健康服務競賽~青年實健家選拔」決賽暨頒獎典禮。今年全國總共有來自19校、33系所組成的27個隊伍報名參加,分「肌少症」、「營養保健」與「代謝症候群」三組競賽。在經過激烈競爭後,各組分別由國防公衛、靜宜食品營養、中臺科大護理奪冠,成為2025青年實健家團隊。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許惠恒教授表示,基金會成立22年來,以預防醫學、營養保健為宗旨,推動代謝症候群、肌少症及營養保健等防治觀念,常結合7-ELEVEN、康是美、社區據點、學校舉辦健促活動,其中最為人所熟知者有「腰圍八九十 健康常維持之89量腰日」、「肌力報到」、「蔬果佔一半」、「健康出動到校園」等活動。基金會於2023成立20週年時舉辦過第一屆「青年社區健康服務競賽」,號召醫學及健康系所學子延伸千禧之愛精神,並以聯合國SDGs 3~良好健康與福祉為目標,深入社區服務,今年再度續辦。 此競賽,同學必須自提社區服務企劃書,經書面評選贏得初賽後,利用暑期至社區落實企劃,導入自行設計之教材教案,使目標對象賦能或得到正面改善,再至決賽說明推動成果,競選成為年度「青年實健家」。經初賽共21隊脫穎而出,專業橫跨醫學、護理、公衛、營養、物理治療、運動醫學等科系,也有醫管、生工、生科等系所所加入。其中又以「肌少症防治組」競爭最為激烈,共有10隊入圍,充分反映大學對超高齡社會的人才培育。 決選當天,由食品營養專家前衛福部長台大蔣丙煌名譽教授、代謝科專家中山醫學大學黃建寧校長、高齡醫學專家花蓮慈濟醫院羅慶徽副院長所領軍的11位專家分3組評審。除了以影響力、執行成效、新穎性、延續性等4面向檢視各入圍團隊成效,今年更增設「科技創意獎」鼓勵應用科技工具,因此可看到同學們大幅度應用數位機器人、LINE、AI技術等各式創意到社區或據點服務。但這都比不上同學們為了讓長輩理解與記住健促原則,要求自己以台語溝通、簡化專業術語、遊戲化、轉化衛教內容給聽障長輩等溝通過程,體會到科學之外還是需要人文的相輔相成。 最後,肌少症防治組由國防醫學...

九份子親師生齊健走 打造健康低碳社區典範 _結合全民健走日精神 推廣運動生活化、社區共榮

圖片
 【#大府城新聞網/攝影記者:林書齊/記者:黃美香/台南報導】為響應每年11月11日的「全民健走日」,九份子國中小於11月7日晨運時間提前舉辦全校健走活動,邀請全校師生、家長及社區民眾共同參與,以實際行動推廣健康生活與低碳理念。1111象徵「兩人雙腳、結伴同行」,透過健走不僅促進身心健康,也讓運動融入日常生活,成為全民共享的健康節慶。 校長康晉源表示,學校配合教育部體育署「SH150方案」,推動學生每週在校運動150分鐘,鼓勵孩子利用課間、運動社團及晨光時間培養規律運動習慣,增進體適能與生活活力。九份子重劃區是全國第一個低碳示範社區,擁有完善的步道、自行車道與公園綠地,提供優質的運動空間與友善社區互動,打造「健康、永續、共好」的學習環境。 家長會長王俊憲指出,今年活動吸引近百位家長與社區民眾踴躍參與,不僅讓親子共同體驗健走的樂趣,更深化對「低碳生活、綠色行動」的認同,實踐全民健身與永續環保的理念。 志工團長周昭儀感性地說:「感謝學校舉辦這麼有意義的活動,讓家長在送完孩子上學後,能繼續與孩子共度健康的親子時光。」八年級學生王廷輔分享,這次約2.2公里的健走路線比去年更具挑戰,沿途還能觀察社區新建設的進展,感受到學校周邊的快速發展。國小部二年級莊硯呈則開心表示:「和爸爸媽媽、同學一起走路真的很好玩,以後放假也想再來健走!」 學務主任黃巽煌補充說,活動依據幼兒園、國小、國中不同年齡層設計三條路線,分別從不同出入口出發,繞行社區與河岸步道後再返回校園。透過戶外活動,讓學生親近自然、享受陽光與新鮮空氣,並促進同學間的情感交流。黃主任也感謝眾多家長與社區居民的熱情參與,共同為孩子描繪出健康、溫暖的生活圖像。 #記者林書齊 #記者黃美香 #記者楊偉正 #記者林筱萍 #大北門新聞網 https://cgslin.blogspot.com/ #大府城新聞網 https://dnncgslin.blogspot.com/ #南瀛日報 http://nancgslin.blogspot.com/ #府城日報 https://cgs0968761901.blogspot.com/ #國際頻道_乾淨世界_大北門新聞網頻道_https://www.ganjingworld.com/zh-TW/channel/1fe9bce9p45885gdo8ltOXMe81pb0c

#齒護未來_笑容精彩!臺南公私協力_#牙科診療設備守護偏鄉36校口腔健康_創全國之冠

圖片
 【2025/11/07 #大府城新聞網/攝影記者:林書齊/記者:黃美香/台南報導】 為積極打造「走進校園的牙醫診間」,讓孩子不因交通不便或資源不足而錯過口腔治療,臺南市政府與中央健康保險署、台南市牙醫師公會攜手合作,共同優化偏鄉學校牙科診療設備,今年再度獲得開基玉皇宮等民間團體協助購置牙科診療設備,捐贈建功國小、將軍國小、苓和國小及錦湖國小等4校,今(7)日於七股區建功國小舉行捐贈儀式,象徵偏鄉口腔照護服務在教育現場的深化與擴展。截至目前南市已有36所偏鄉國中小學獲贈牙科診療設備,創全國之冠。 南市教育局長鄭新輝及健保署南區業務組組長林純美到場感謝捐贈牙科診療設備的開基玉皇宮、將寶實業等民間團體代表及參與偏鄉巡迴醫療的牙醫師,投入偏鄉口腔保健,優化偏鄉醫療品質。尤其玉皇宮繼111年捐贈本市10所偏鄉學校牙科診療設備,今年再度送愛偏鄉,累計捐贈14校;牙醫師公會在偏鄉醫療的長期投入更是功不可沒。 市長黃偉哲表示,透過公私協力,牙科診療設備的佈建,造福偏鄉口腔健康,自110年健保署南區業務組協助媒合善化扶輪社等團體率先捐贈5校以來,陸續獲得開基玉皇宮、夢時代扶輪社、第一銀行文教基金會、幸福扶輪社等民間團體贊助。本次開基玉皇宮再度捐贈4校,截至目前南市已有36所偏鄉國中小獲贈牙科診療設備,感謝各界的善行義舉,不僅讓學生有舒適的牙科診療環境,更將醫療資源開放給社區居民共享,學校的診療室成為社區健康的重要據點,不僅守護學童,也為偏鄉社區建立起口腔醫療守護網,市府將持續支持此模式,讓「看得到牙醫、看得到改變」變成臺南偏鄉的日常。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南市長期重視學童口腔健康,推動從學校開始的預防觀念,培養孩子正確的潔牙習慣,根據113學年度的統計資料,國中小學生齲齒率為19.38%,遠低於全國平均值(23.63%),複檢率為93.76%,亦高於全國平均值(85.88%)。除學校多元化教學活動,醫療資源的投入尤其重要,特別是偏鄉地區醫療資源不足,透過健保署的大力引薦民間資源,熱心牙醫師投入偏鄉巡迴服務,方便偏鄉學生就近接受篩檢與矯治追蹤。 健保署組長林純美也表示,臺南市偏鄉學校牙科診療設備設置已成全國典範,健保署將持續強化偏鄉巡迴醫療及健康教育能量,確保設備長期發揮效益,後續將聚焦於深化衛教與巡迴服務,使設備能真正落實於偏鄉口腔醫療保健。 #記者林書齊 #記者黃美香 #...